在医疗服务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护理安全是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坚实屏障。近日,青海油田医院积极响应青海省提升护理质量的号召,组织医院护理管理委员会委员、质控护士及护理骨干参加青海省质控中心举办的“2025年重点改进目标专项培训”。此次培训聚焦提升患者安全核心环节的管理能力,内容涵盖成人跌倒预防、压力性损伤管理及导尿管安全三大关键领域,为医院持续优化护理质量注入专业动力。
培训伊始,青海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罗明琴在开场致辞中强调了此次培训的重要意义:“此次培训旨在引导护理人员深学细悟,不仅要明确‘是什么’,更要理解‘为什么’。大家需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将质控重点落在风险防范与漏洞堵塞上,不断提升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水平。最终要将所学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坚守质量控制底线——它既是护理工作的生命线,更是患者安全的保障线。希望大家通过线上和线下学习模式,真正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罗主任的讲话为培训奠定了务实高效的基调。
培训围绕三大关键领域系统展开,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指引。
跌倒,作为医院常见不良事件,一直备受关注。在“成人跌倒防控再强化”板块,参训人员的高危因素识别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加强过程管理。通过精准的风险评估,制定出个性化的预防措施,有力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的防跌倒安全网络。这个网络不仅关注环境因素,更注重对患者个体情况的分析,致力于降低跌倒时间发生的可能性。
“预防成人获得性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模块同样干货满满。参训人员全面掌握了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的风险因素,并深入学习了常用风险评估工具的对比和应用。通过严格的过程管理,建立定期检测机制,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模块中,体位管理技术、新型敷料选择及营养支持、灌注及氧合等关键措施的规范落实都受到了重点关注。充分体现了“早预防胜于晚治疗”的理念,从源头上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针对困扰临床护理工作的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难题,培训给出了系统且全面的解决思路。学员们系统学习了意外脱管与自行拔管的差异化预防策略,重点把握风险评估流程、新型固定装置应用、以及镇静镇痛与约束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培训通过经典案例分享,引入了AADE闭环管理模式以降低住院患者尿管脱管率。具体来看,精准评估(Assess)环节建立高危患者筛查机制,准确锁定风险关键点;深度剖析(Analyze)环节从患者意识状态、医护操作规范、导管固定方式及流程衔接四个维度展开原因分析;靶向设计 (Design)环节则制定了固定技术标准化、宣教材料可视化、交接流程清单化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高效执行(Execute)环节通过全员培训、质控督查等全方位措施,确保每一项改进措施都能切实落地,最终实现降低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目标。
青海油田医院高度重视此次培训机会,认为其内容紧密贴合临床实际需求与质量管理重点。参训人员通过系统学习前沿理念、规范流程及AADE闭环管理等实用工具,在跌倒、压力性损伤、导尿管安全等关键环节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医院将持续深化护理敏感指标管理,将此次培训成果转化为守护患者安全的具体行动,为油田职工、家属构筑更坚实、更优质的医疗安全防线。
撰稿:张亚锋
审稿:马珍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