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护疮促愈合,温情守护暖人心 —— 记 内二科重症患者皮肤护理故事

王垚
2025-10-27

“王大爷,今天再看看您的腰背部,这结痂已经快掉了,新皮肤长出来了,您自己感觉疼不疼了?” 我拿着手电筒,轻轻掀起 24 床王双增大爷的衣角,看着原本红肿渗液的压疮创面如今已平整愈合,心里满是欣慰——这是我们内二科护理团队近一个月精心护理换来的成果。

1761498490288.jpg

王大爷因多发性脑梗死后遗症入院时,腰背部带着一块直径约3✖4厘米的压疮,创面破损明显,还伴有少量渗液。“在家躺久了,没人敢随便动他,没想到烂了这么一块。” 家属既愧疚又焦虑。考虑到王大爷需长期卧床,且有高血压等基础病,压疮愈合难度比普通患者更高,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护理小组,由于我科护士长在花土沟固定,护士长远程视频评估患者皮肤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

第一步就是精准评估与方案制定。团队一起测量创面大小、观察渗液量,结合王大爷的血糖值(空腹8.2mmol/L)和肢体活动能力,制定了 “清创 + 体位管理 + 营养支持 + 皮肤保护” 的个性化方案。每日不只是病床前的交接班,我们也会将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微信群中进行详细的交班,“大爷,您别怕,我们每天都会帮您清理伤口,按时翻身,慢慢就会好的。” 每次操作前,我都会先安抚王大爷的情绪,避免他因紧张抗拒护理。

日常护理中,“细致” 是关键。每天早晨,我们会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洁创面,再用无菌棉签蘸取黄柏夜涂剂涂抹,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为防止创面受压,我们把翻身时间精准到每 2 小时一次,每次翻身时都会用软枕垫在王大爷的肩胛、髋部等骨突处,减轻局部压力。

压疮护理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耐心活”。王大爷初期因伤口疼痛,常常不愿配合翻身,我们每日的责任护士就坐在床边陪他聊天:“您看,昨天翻身时创面渗液已经少了,再坚持几天,就能像正常人一样舒服躺着了。”

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精心护理下,王大爷的压疮创面逐渐好转:入院第5天,渗液基本消失;第 8 天,创面缩小至 1.5 厘米,开始结痂;第14天,结痂自然脱落,新的皮肤组织完全覆盖创面。“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在家那么久没好,到这儿没多久就长好了!”

在内二科,像王大爷这样长期卧床的患者不在少数,压疮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急救场景,却需要我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细致入微的操作和温暖耐心的陪伴,为患者筑起一道“皮肤防线”。未来,我们会继续带着这份专业与温情,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让康复之路更有温度。

撰稿:王垚

审核:韩赟


阅读3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