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一科组织学习《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5年版)》

颜为平
2025-10-21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占比极高的类型,尤其好发于5岁及以上儿童,为进一步提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规范化水平,新修订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5年版》成为了儿科及内科医师学习的重要参考。近日,内一科组织在岗医护人员学习了该最新指南相关内容。

1760933537750.jpg

        在诊断层面,《指南》明确了“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的综合判断体系,避免单一指标误判。临床中需重点关注儿童是否出现持续剧烈干咳(多无痰或少痰)、发热(多为中高热,持续1-3周),且常规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典型表现;实验室检查推荐采用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均超90%)作为首选,替代传统的血清抗体检测,解决了抗体检测“假阴性”(感染早期抗体未产生)和“假阳性”(既往感染留存抗体)的问题;影像学检查则指出,支原体肺炎患儿胸部CT多表现为“单侧为主的间质性肺炎或斑片状实变影”,与细菌性肺炎的“大片实变伴胸腔积液”有明显区别,可辅助快速区分病因。

治疗环节,《指南》对用药方案进行了细化调整,核心是“分层用药、避免滥用”。对于轻症患儿,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中阿奇霉素因“每日1次给药、疗程短(3-5天)胃肠道反应轻”成为一线选择;若患儿存在大环内酯类耐药或用药后48-72小时症状无改善,需换用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适用于8岁及以上儿童)或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适用于18岁及以上青少年),同时强调两类药物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年龄限制,避免影响骨骼发育。此外,《指南》特别提出“对症治疗不可忽视”,对于剧烈咳嗽患儿,可使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物,合并喘息时加用支气管扩张剂,无需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仅在出现“严重肺部病变、肺外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时短期应用。

        通过学习,大家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5年版》相关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为内科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治疗上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治水平。

        撰稿:颜为平


阅读4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