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纪实

李群
2025-04-30

   近期,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以省质控中心最新要求为指导,聚焦止血带、湿化瓶、简易呼吸囊等常规医疗器具管理,全面优化消毒处理流程,规范器械预处理、打包操作及管腔器械的毛刷使用要点,同时切实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筑牢院感防控安全防线。

图88888片1.png

  消毒供应中心积极响应省控中心关于高效消毒法管理的要求,
组织全体人员深入学习《复用医疗器消毒操作规范》,针对止血带、湿化瓶、简易呼吸囊等使用频率高、风险等级的器,结合科室实际工作情况,开展专项研讨。通过优化清洗、消毒、干燥及包装流程,严格把控消毒液配比参数,在确保搞笑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将湿化瓶、止血带、简易呼吸器有效期从7天科学延长至3个月。这一调整不仅减少了重复处理带来的人力与耗材浪费,更显著提升了周转效率,保障临床科室的高效使用。
  对各类器械的预处理步骤进行细化:金属器械需在使用后1小时内进行保湿处理,采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去除有机物;管腔类器械通过专用水枪、气枪彻底冲洗内部残留液体再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确保无交叉感染风险。
  培训中,业务骨干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不同规格毛刷的适用场景:细软毛刷用于精密器械表面污垢清理,螺旋形毛刷适用于管腔内壁刷洗,带角度毛刷则针对器械关节、齿槽等死角部位。通过模拟操作、分组练习及考核,确保每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毛刷使用技巧,避免因清洗不彻底导致的灭菌失败问题。
   在以往的工作中,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处理网篮器械时,偶尔会因操作不当导致器械在网篮内发生翻转。这不仅可能使器械相互碰撞,造成表面磨损、尖端变钝或零部件损坏,影响器械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引发潜在的医疗安全风险,如器械在手术中出现故障,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为解决这一问题,消毒供应中心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网篮器械包装操作培训,详细讲解避免器械翻转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演示和模拟操作等方式,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操作要点。例如,在放置器械时,应按照器械的形状、大小和功能进行合理布局,将较重的器械放在底部,较轻的器械放在上层,且器械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隙,避免相互挤压。同时,使用专用的固定装置或缓冲材料,如海绵垫、硅胶垫等,将器械稳固地固定在网篮内,防止其在搬运、灭菌等过程中发生移动或翻转。
         通过系列改进措施,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下一步,科室将持续跟进行业规范动态,推动消毒供应工作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撰稿:李群


阅读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