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质量,茫崖医保局特邀青海省人民医院DRG专家都老师前往青海油田医院开展讲座。此次讲座聚焦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改革下的病案管理应对策略,吸引了众多医护人员参与,为医院适应新的医保支付模式指明了方向。
自2017年起,国家陆续发布多项政策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19年更是密集出台文件,推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要求2020年模拟运行,2021年启动实际付费。DRG作为一种病例分类和组合方式,以出院诊断为基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临床过程相近、资源消耗相近的病例进行分类,在医疗费用管理和服务质量评价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不仅能减少不合理的医疗资源消耗,还为医院管理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指标,如DRG组数、出院病例权重、CMI等,从产能、效率、安全等维度客观反映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随着DRG - 2.0版的推行,分组更加细致,如新生儿相关疾病分组更加精准,同时明确了不作为分组规则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列表。这对医院的病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准确的疾病和手术编码成为确保DRG分组准确的关键。
面对DRG改革带来的挑战,青海油田医院从多方面积极应对。在医院运营层面,医院感受到了控费压力增大、医保管理模式转变、收入和成本结构变化等影响。为此,医院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包括提升管理能力、加强质量控制、调整药耗占比、推动专科技术发展等。
在病案管理具体措施上,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病案首页质控,在入院登记、填写、接收、报送等环节设置校验规则,严格把控数据质量;定期举办病案首页书写培训,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书写质量;实施病案首页填写奖惩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对病案信息重要性的认识。
此外,医院高度重视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在DRG付费模式下意义重大,它规范了医疗行为,减少过度医疗,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控制和优化成本,促进病种结构调整。护理工作也积极融入DRG管理理念,通过合理使用耗材、开展康复训练、优化护理人员配置、选择适宜输液技术、配合病案首页质量复核等措施,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助力医院在DRG付费模式下实现更好的运营效益。
在DRG改革浪潮中,青海油田医院紧跟改革步伐,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力求在新的支付模式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运营效率。未来,医院将继续完善相关工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撰稿:田明
审核:刘琰瑾